小茨村“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
编者按:在文字世界里重释规划设计的生活情感
小茨村地处永靖县沿黄旅游发展带,背山面水,枣林成荫,具备发展乡村旅游的潜在优势。实用性村庄规划以“黄河农庄、小茨人家”为形象定位,突出了小茨村“黄河、农庄、原乡、庭院”的固有特色。规划面对这样地域文化气息浓郁的黄河原乡生活场景,能够衍生出怎么样的空间构想呢?在小茨村这种休闲文旅型村庄,规划工作承担的是一种接续的任务,接续原生的生活场景,接续外部的体验需求,将原有生活场景的情感价值与外部流量资源的需求相结合,产生小茨村可持续的休闲经济循环,构成了小茨农庄产业振兴的现实路径。
通过规划语言的转译和接续,规划实施能够引起怎样的情感共鸣呢?或者说,在规划介入前,规划人能感受到什么样的在地生活情感呢?我想梦见在土里生活,这一篇短文在字里行间流露出了人们对黄河农庄的情感期许和精神向往。规划人也需要用大众能够读懂、理解的文字,将成果内容传递到村民的心坎里。
附:《小茨村“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2021年我院编制部分图件
小茨·黄河农庄:致我们所眷恋的土地
我喜欢下雨之后闻到的那股泥土的清香,喜欢在潮湿的土地上蹲下来观察蚯蚓拱起的土球,喜欢看烈日灼晒的皲裂的土地,喜欢一步一步脚踏实地的感觉。那是小时候我与大地建立的情感纽带,那是人类栖居于这诗意的大地原本最淳朴、最深厚的安全感,是大地母亲深情拥抱我们时的温暖。渐渐地,我在时间流逝中,缓缓起身,视线离开了那片儿时的土地,嗅觉中参杂着人工合成的味道,观察的是刺眼的电子屏幕,脚踩的也已变成钢筋水泥筑起的空中楼阁。现代化将人类架空了,它切断了我最初与大地的纽带,剥夺了我儿时生命经验中建立起的大地母亲给予的安全感,让一切只作为回忆存储于脑海中,不敢轻易想起。
幸好,还有孩子,还有诗和远方的旅行,还有偷的浮生半日闲的城郊微旅行。
命运更迭,代际变迁。当我看着自己的孩子一次次从22楼乘电梯来到平坦的大地,又一次次离开真实的土地住进高楼里的家,突然想起,有一位老师说过:高楼大厦养出来的孩子不接地气,很难与大地建立起深厚的情感连接,这是很危险的。于是,我格外珍惜每一次带他去草坪上奔跑、跳跃的机会,尽量让每一次驻足低头观察土地、小草、鲜花、蚂蚁、蚯蚓、甲虫的时间延长。每当这时,我总会借着机会跟孩子蹲在一起,再一次回到儿时与土地的深沉对话中,也总会深深的呼吸,让泥土的味道唤醒记忆和那份乡愁。
我们都是大地的孩子。
我曾孤身一人驰骋于甘肃这柄如意之上,看过“长河落日圆,大漠孤烟直”的悲壮苍凉,感受过斗转星移的戈壁沙漠,谁曾想,此刻却能置身这“西部水乡”,在临夏州永靖县的黄河水域包围下,感受如江南般的温柔。黄河水在这里一改粗旷,舒展腰肢,青蓝广阔,似乎马上要变身抒情女神,为大地献上一曲婉约的词。刘家峡、盐锅峡、八盘峡三大水库静静地与天地同呼吸,望着水库旁的码头,恍惚间回到了热带的渔港,清晨时分,那水气还未散去,只是一抬眼,远处又是雄浑壮美的炳灵石林。
自古以来,中国人对于山与水就有着深厚的热爱。“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在这片碧蓝黄河水孕育的山川平原间,永靖县的人们因时因地,用自己的双手和智慧建设起一座座美丽乡村。当一位旅人风尘仆仆自西而来,来到这里,吹一吹清新的风,掬一捧澄澈的黄河水,喝一碗三泡台,吃一个香甜的瓜,就能洗去一身疲惫,重振旗鼓,继续上路。在这错落有致的农家院落中,小茨村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这里几乎成为我的“世外桃源”。
我们在土地的耕作中,一次次锤炼坚实的生命韧性,和谦和的生命姿态。沿黄河流域栖息的人们,总是有着农耕文明的性格。他们热爱土地,依恋黄河水。黄河水浇筑的那片肥沃土地,又一次滋养了我们丰厚的心灵。在永靖这片土地上,我又一次寻到了儿时的生命体验。那回归自然、脚踏实地、触摸土壤、嗅到花香的田园风光似乎成为一个记忆开关,按下去,从童年时候的我到眼前的孩子,我们都在那一时刻蹲在地上,双手沾满泥土,脸上笑靥如画,在五彩缤纷的花海中忘记了时间,一直玩到太阳下山。
小茨·黄河农庄就是这道开关。在我们踏上这片土地的那一刻起,我们终于可以暂时卸掉城市生活的疲惫和倦意,重新回到大地母亲温暖的怀抱,忘记现代化的侵扰,专心于大地记忆的建构,寻得一份平和静谧,完整我们的生命体验。正如我们的旅行其实是兜了一个大圈子,最终都得以回归复杂的自我、探访幽微的心灵、挖掘纵深的思想、启迪生命的智慧。
小茨村傍河而建,黄河在这里一洗铅华,如一块碧玉,滋养小茨的土地和辛勤的人们。在黄河农庄里,“认领土地”的农耕体验让我们握起锄头,亲自开垦一块土地梦见在土里生活,翻土、播种、浇水、施肥,从一粒种子到一株麦苗,再到一颗沉甸甸的稻穗,成长的过程我们都可以参与,正如你养育一个孩子,在这一小块土地上,你也可以养育一株植物,引黄河水灌溉,再驻足期间看它如何冲破泥土,用生命最初的悸动抵御风雨,看它如何开花结果,用春华秋实的如约而至抚慰农人的劳作。只有当我们回到中国人最熟悉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般道法自然的人生哲学中,那颗疲惫的心才能重新焕发活力。
小时候,姥姥的身影是中国人存在于天地间最自然的状态。她总是在田间院落中按照自己的节奏不慌不忙。灶台前,她抓一把麦草引燃火,再抱来一堆干柴让火苗充分燃烧,接着她架好锅,准备烧油。然后,她快速去菜园摘几根葱、几颗西红柿、一把豆角、一颗茄子,再用甘甜的井水冲洗、切小、下锅;或许她还会去鸡圈拿几颗温热的鸡蛋。在院子里玩耍的我们,每当闻到香喷喷的味道,就会争先恐后跑到灶台前,围着姥姥要吃饭。当田地里自然生长的果蔬已经成为现代人的奢侈,我们只能将这份乡愁深埋心底。或许有一天,在某个村庄,我们还能够亲手采摘、亲自烹饪,围着一方最古早的灶台,没有电、没有添加剂、没有抽油烟机,却带着满心欢喜做出一顿最香的饭菜。然后,吃下这顿饭,勾连起我们生命中儿时的乡土记忆与家族温情,在这步履匆匆的现代快节奏生活中聊以慰藉。
小茨村和它的农庄不仅为城市人提供了宝贵的精神休憩地,而且成为当地人提升生活幸福感和满意度的宝贵经验。当地人在经营管理农庄、亲自耕种农庄的时候,也能够自给自足、发展经济。更重要的是,当游人们在这里重新找回与土地的连接,重新恢复中国人自己的生活节奏时,我们不能忽略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的人们。我们与他们肩并肩一起挥起锄头、一起抡起铁锹时,那是土地之上耕作的人们最亲密的交流。当我们蹲下身来,与他们一起播种、插苗时,望着这些农人黝黑的皮肤,粗燥的皱纹,但依然灿烂的笑容和闪亮的眼神,我们才可以说我们触到了乡土文化的本真。
烈日炎炎的午后,蜜蜂纷飞,蝉鸣阵阵。我在小茨农庄中的一棵树荫下睡着了。
春日,杨柳依依,微风拂面;夏日,紫藤花开,翩翩如蝶;秋日,瓜熟蒂落,累累硕果;冬日,银装素裹,孕育新生。小茨村的一切都因时而生,顺应规律。当人们置身其中,也自然而然成为它的一部分,劳作也好,休憩也罢,至少身心安宁,寄情天地,悠然自得。如若幸运,在树荫下或帐篷中品一碗茗茶或一杯三泡台,还会如王羲之一般,能够“仰观宇宙之地,俯察品类之盛”。
再做个梦,梦回儿时,无忧无虑。午后躺在铺席上,姥姥用蒲扇为我们扇凉,院子里的番瓜开出的大大的黄色花朵吸引了几只神秘的凤蝶,头顶的桃树上鸟儿叽叽喳喳,只听西红柿架上一只又红又大的果实“嘭”地落地,我睁开朦胧的睡眼,跑去捡起那颗西红柿认真的吃起来。
附:规划实施效果
作者|何田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