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老了也在学周易,那么孔子与周易间有着什么联系呢?下面由学习啦小编为大家介绍孔子与周易,希望能帮到你。
《周易》介绍
《易经》简述《周易》即《易经》,是我国古代研究客观事物发展变化规律周易十翼包括什么,知道人类在社会生产、生产实践活动中权衡利弊、把握得失、决策进退、趋利避害的一部中华文化原点。《易经》素以包罗万象、博大精深而著称,被誉为中华文化的源头和中华文明的基石。《易经》包括《经》和《传》两个部分,《经》主要是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卦和爻各有说明(卦辞、爻辞)周易十翼包括什么,作为占卜之用。《传》包含解释卦辞和爻辞的七种文辞共十篇,统称《十翼》,相传为孔子所撰;但一般认为它是战国或秦汉时期的儒家作品,并非出自一时一人之手。《易经》的传播不仅极大的发展了中国人的辩证思维、形成深刻的世界观与方法论,而成为中国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指导思想,在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等领域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周易一书,并非占卜之书,乃是借占卜写修身。每个卦都是修行中岔路,人身不正,处世即不正。
《易传》是经过孔子之后的历代儒家多次修改过的,包括《彖上传》、《彖下传》、《象上传》(大象)、《象下传》(小象)、《系辞上传》、《系辞下传》、《文言传》、《序卦传》、《说卦传》、《杂卦传》十篇文章。
《周易》分“经”和“传”两部分。经的部分包含六十四卦的卦形符号和卦爻辞;“传”的部分包含阐释《周易》经文的十篇专著。经是本体,传是解经的“十翼”,这十篇文章的创作宗旨均在解说“经文”大义,犹如“经”之羽翼,故汉代人合称之为“十翼”。
孔子与《周易》
《易经》与儒家有直接的血缘关系,二者经历了共同的命运。《易经》提出仁义,主张贵民;而孔子主张仁政,反对苛政,提出“苛政猛于虎”。孟子则提出王道,反对霸道,主张“重民轻君”,对中国政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易经》主张入世,强调实践,提出不脱离社会,并把人道与天道并重。《易经》善于从宇宙天地中悟“道”,并把象数之规律应用于人类,这些原则皆被儒家所吸取。
《易经》与孔子的思想关系,无论是《易》、《书》、《春秋》,都有一个共同的指归——现实。孔子通过这些书籍要表述的对象都是以现实的兴衰、祸福、吉凶为中心探求天道、明了人之道。孔子思想的根本出发点就是济世。儒家思想的实质与核心是治国平天下的社会实践,其基本内容在《易经》中已经以萌芽的形式大量出现。如《比》卦就是“和合”思想的源头,“比”体现了追求和睦亲善和安定互助的社会环境的政治理想;《临》卦则阐述了治国安民的具体策略,也是儒家仁政爱民、正身律己、德治教化思想在《易经》中的萌芽。
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里的天命,已不是威严的上天之命,而是顺适的自然之年。生命的过程正是走向精神自由的过程,只有懂得了天地之道,才能从心所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