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解梦学科 一晚梦后,你有时会产生这样的怀疑
一晚梦后,你有时会产生这样的怀疑:梦境是否与现实有所联系?梦境中的诡诞情节与场景,是否是某种过去或未来的预示?
梦中相识的柳梦梅与杜丽娘
相传宋代有一位书生,在科举考试之前一晚,梦见自己站在考场边,然而周围的考生都不进考场,他便最先一位走了进去答完了卷子,随即便醒来了,他喜气洋洋的对妻子分析说,这一定预示自己考中第一名。妻子显然也是颇有文机,答曰:非也非也,你难道忘了《论语》有《先进》这一篇吗?书生当时并未听懂。完后放榜,发现自己得到了第十一名,而《先进》正好是《论语》的第十一篇,于是书生才明白自己的妻子实际上玩了个谐音梗(在梦境与现实的完美配合下)。
可见,解梦并不是人人都能掌握的技术,嘴很准的贝利也不多见,所以在自身能力不足的情况下,我们就需要求助于各式各样的资料。而今天名号最广为流传的解梦资料,无疑就是《周公解梦》。网络占卜行业的兴起也推动了《周公解梦》的传播,但恐怕人们也只有在真的需要求助于解梦时才会真正接触到它,所以此书虽然并不冷僻,却也并不真正为人所熟知,本文便从书名谈起,略论一二。
何以是周公?
《周公解梦》是托名周公所作。并非周公在为周王朝东征西讨之余,握发吐哺,提笔写作了这么一本占梦书。你也许会问的是,古人为什么要选择周公作为依傍的对象?
周公:我……我没有说过,也许是鲁迅?
《逸周书》中的《寤儆》篇直接将周公与解梦联系在一起,记载了某日周武王惊梦,告诉周公说,梦里受到商朝人的惊吓,恐怕是伐商的计划泄露了,于是担心维持与商人的关系已经很难,贸然进攻又可能遭到失败,取代商王号令天下的准备也还未完毕,所以寻求周公的谏言。从今天的角度看,武王应该是精神压力过大了。而周公用周人比较流行的天命信仰劝谏武王,认为这是天在训诫周人,并提出让武王敬天命、明三德,具体的做法则是联合亲近远方诸侯、举行祈祷、赦免罪人,于是武王听从。
我们可以看看被古人认为是“周公治平天下”之书的《周官》(也称《周礼》)一书,原来其中就记载有“占梦”一官,“掌其岁时观天地之会,辩阴阳之气,以日、月、星、辰占六梦之吉凶”,这六梦分别是“正梦”“噩梦”“思梦”“寤梦”“喜梦”“惧梦”。现代的研究普遍认为《周官》大致成书于战国,而从占梦官执掌占卜术统合天地阴阳、日月星辰的因素来看,当时的占梦术已经比较复杂而成熟了,对梦的分类也已经比较完备。由于周公一直贵为先圣,通过《周官》、《逸周书》的两处记载,就足够古代的撰作人选择周公来托名了。
商人占卜所用兽骨
有趣的是,古人也知道此书是假托周公的作品,于是也就有了对本书真实作者的假说。
宋人相传《周公解梦》的作者是晚唐著名的才子柳璨所作。这位柳璨穷困时白天采樵维生,每晚靠烧树叶照明读书,一朝考中进士;因其博闻广识而声名鹊起,被人起了外号叫“柳筪子”,就像今天说的“人肉图书馆”。筪子兄虽然鲤跃龙门,但心胸狭小。当时正值唐末军阀朱温执掌大权,要谋划改朝换代。有一日星象不祥,朱温制造舆论说唯有杀人才能消弭危兆。实际上朱温正要将唐王朝有影响力的大臣一网打尽,好方便自己篡权夺位, 柳璨借机列了一份“杀人名单”,把与自己有矛盾的大臣三十多人都列入其中。于是按照柳璨提供的执行指南,朱温在长安城外的白马驿进行了一场屠杀。不过柳璨没有想到,朱温杀完大臣后恶名远扬,又觉得影响太坏,于是反过来迁怒于他,最后柳璨惨遭五马分尸而死 。
按理说,柳璨虽有才但无德,不应该把一本占卜梦象吉凶的书和他联系起来,不过考虑到《周公解梦》往往通行于民间,为士大夫所不取,那么把书的作者安在这样一位有才无德之人头上,恐怕也隐喻了士人对此书的贬斥。不过,由于柳璨已经是晚唐人,远远迟于《周公解梦》的流传时间,也就不可能是书的作者了。
从数术类古籍的一般流传情况来说,这一类的书籍往往不是一时一手作成的,存在一个从原始的底本不断改头换面或积土成山的过程,这一点,我们可以具体的来看《周公解梦》的内容。
《周公解梦》到底讲什么?
首先要说明的是,目前的市面上常见的《周公解梦》,实际上只有很少一部分的原文,大多内容是现代以后的舶来思想。如有的版本就附有用星座解梦的内容。这不但是周公看不到的内容,就是周总理也未必听过。
目前市面上常见的《周公解梦》读本
那么原本的《周公解梦》是什么样的一本书呢?《宋史·艺文志》最早著录了此书,但现存最早的周公解梦发现于敦煌,可见此书在进入官方视野之前便流传很久了 。书的开篇是序言,首句为“尧梦见身上生毛,六十日得天子气”,以下则历述舜、汤、文、武及汉高祖、光武、孝武等历代帝王通过梦见多少太阳来得天子之位,最后到“吴武列(烈)皇梦肠绕昌(闾)门为武王(皇)帝”戛然而止。
吴武烈皇就是三国时东吴基业的开创者孙坚,死后被儿子孙权追尊为武烈皇帝。虽然熟知三国的人应当知道他,但孙坚并非大一统王朝的知名帝王,生前也没有称帝,很少被拿来与之前的那几位并列,在这里作为结尾,很是突兀,所以学者推测此书的作者应该是三国东吴人,吴国人抬高本国的开国之主就在情理之中了。
其正文依照天事、地理、杂事、哀乐、器服、财物等分章西方解梦学科,内容的格式基本相同,都是先“梦见某物”,后接预示结果,一句话简单的说明梦的后果。如“梦见益田宅,有喜事”、“梦见向镜笑,为人欺”、“梦见夫妻相拜,应别离”,也有用吉凶笼统概括的,如“梦见上屋望者,大吉”、“梦见门户,大吉”。统而言之,主要是把梦中看到的物象分门别类便于检索,并判别预示或吉凶,就像一本速查辞典,和前面《周官》通过专业的占梦官员操作比起来,无疑要粗疏的多,然而或许正是因为简单易懂,所以容易民间掌握和流传,而周代官方的占梦之法,今日已经无缘一见了。
同出敦煌的另一篇《新集周公解梦书》,内容要更为精审。这本《新集》由于时代稍晚,所以出现了许多佛教的意象,恰好佛教最初引入中国,传说也与一个梦有关。传言东汉明帝一天梦见一个头上有光芒的巨大的金人,群臣有人解说这是西方名为佛的神人,于是明帝派使者去印度访求,从此引入了佛教。这则故事虽然不算信史,不过也证实了佛教和中国人梦的因缘。
这本《新解》开篇向读者解释梦的由来是“梦是神游 ”,同时还解释了编纂解梦书的缘由——“智者解之,噩梦即吉,向愚人说之,好梦变为凶也”。为了防止对梦的解释随人而变,莫衷一是,作此书“以防疑惑之心,免生忧虑”。其书也一样按照梦中物象来系连吉凶,不过判断的物象更丰富,如《佛道音乐章》有“梦见菩萨者,主长命”(这个好像很难立即应验)、“梦见庙神者,先人求食”。
郑炳林对《解梦书》的研究
总得来看,两本书的物象判别线索还是比较容易发现的,比如庙神就是宗庙里的祖先,梦见庙神来找,自然可以想到是供奉不周,所以是“先人求食”。无独有偶,在唐宋以来的志怪小说中,梦见亡者入梦,往往都是死者缺衣少食的预示,这种联想甚至形成了一种小说创作的母题。但《新集》更复杂的一点是,将得梦的时间加入了判断因素之中,日子、时辰,都和梦的预示有关了,如“子日梦者,主失脱。丑日梦者,主财入宅及喜悦”、“申时得梦,主争讼。酉时得梦者,客来”,可以想象,使用这本书的敦煌算命先生讲解时,可资发挥的空间要更宽裕。并且此本还有专章讲解避免得噩梦的禁忌,如卧床对屋梁、坐井栏、穿亡者衣物等,这些都被归结为得噩梦的原因。
那么如何禳解噩梦呢?此书称“夫人噩梦,三日不说,化为珍宝”,不过既然噩梦是触犯禁忌导致的,似乎只要故意触发做噩梦的禁忌,再忍住三日不说,则珍宝无穷尽矣!当然没有这么简单——还得书符一道,莫让人知,放于床下(所以对着屋梁的床搬还是不搬?)才可以。符文作“赤阳赤阳,日出东方。此符断梦,辟除不详,读之三遍,百鬼潜藏。急急如律令!”又一道作“夫噩梦姓云字行鬼,恶想姓贾名自直,吾知汝名识汝字,远吾千里,急急如律令,敕!”书后还有三道符的图案,用于压梦(云行鬼,贾自直,小朋友们记住了吗?)。可见,此书的姿势水平要比单名《周公解梦》的高的多,而且全书保存完整,集合理论、预防、解决办法于一体,不愧是“新集”,后出专精!
从《周公》回到周公
今天市面上所见的“周公解梦”,和“正宗”的《周公解梦》相去甚远,但所满足的需求无疑是一致的。
如今网络上的周公解梦占卜
人生而有梦,梦而疑惑,如果心存恐惧与忧虑,则不免需要一种说法来排解。或土或洋,“管用”则灵,正是今天市面上见到的《周公解梦》们之写照 。然而正如敦煌《新集周公解梦》的作者所说,不同的解释会带来不同的影响,这取决于解释梦的人。而相信某种对梦的解释,则是做梦者自己的选择。
由解梦领域正可见现代也可以照见某些缺陷]——解梦是现代人(至少一部分人)实实在在的需求, 而文化界对此似乎尚未足够重视。
如果以史为鉴,一反平常印象的是,作为社会主流思想的儒家学说 并不反对占梦。前引的《周官》便是儒家经典之一,而翻开奠定礼乐社会的基础文本《仪礼》、《礼记》,有关占卜的内容比比皆是。
“不语怪力乱神”的儒生运用卜筮的目的:“所以使民决嫌疑,定犹豫也”。当面临切身的生存选择疑难时,每个人都有权运用感性手段来安顿自身。而这就回到了本节开头的问题,选择解释的方法,在今天是一种困难。朱熹说:“若不晓占法,且从俗择之可也”,但“富贵显荣固非贪慕所得致,而贫贱祸患固非巧力所可辞也”,所以最重要的是,某种解释可以鼓励自己“直道而行”,不违“忠厚廉耻”,即是一种积极的方法西方解梦学科,而专门恐吓本就忧虑者来骗取利益者,则明显是不足为道的。
正如开篇周公对武王所说,当你受到梦境的惊扰时,最重要的是敬畏,与坚守。
朱熹在上书攻击权臣韩侂胄前,就曾经由好友占出遁卦,
遂放弃上书弃官回家,没有卷入政治斗争,从此潜心著述
元
旦
快
乐
水牛石 · 第三期英文共读会“梦”,招募中:
(二维码若无效,请转至文中查看并扫描)
水牛石
学术生活化 · 学术公众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