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堂:十二消息卦的核心思想
十二辟卦,又称十二消息卦。所谓“消息”,特指的是这十二个卦所体现的阴阳消长规律:阳息则阴消,阴息则阳消,终而复始,往来无穷。
然而在《周易》卦爻辞中,既没有提到“消息”,也没有提到“阴阳”,这是否意味着《周易》就没有说十二消息卦呢?
并不是。
一、往来为消息,阴阳即大小
《周易》的卦爻辞中,“消息”二字是用“往来”替代的。“阴阳”二字则分别用“小”和“大”,或“小人”和“君子(大人)”来替代。
在十二消息卦中,排在第一位的就是《复》卦。我们在前面已经说过,“复”这个卦名,是《周易》的核心思想,同样也是十二消息卦的核心思想。《说文》曰:“复,往来也”。《复》卦辞也说“七日来复,利有攸往”,同样出现了“往”“来”二字。
《否》的卦辞说“大往小来”,实际上指的就是小人“来”而君子“往”,阴气“息”而阳气“消”。所以卦辞说“不利君子贞”,爻辞也说“小人吉”。《彖》也是以君子小人来解释大小二字的:“‘大往小来’……内阴而外阳,内柔而外刚,内小人而外君子。小人道长,君子道消也。”
又如《泰》的卦辞说“小往大来”,实际上指的就是小人“往”而君子“来”,阴气“消”而阳气“息”。所以《彖》曰:“‘小往大来’……内阳而外阴,内健而外顺,内君子而外小人,君子道长,小人道消也”
“小往大来”和“大往小来”是阴阳往来
二、《周易》十二消息卦爻辞中的“大小”与“往来”
只须把《周易》中的十二辟卦摘出来一看便知周易和天地变化,这十二个卦的卦爻辞中,不是在说“往来”,就是在说“大小”,而且这些大人小人的“往来”顺序,与十二消息卦所描述的阴阳消长顺序一模一样!
现按照由建子到建亥,阳息而阴消的时间顺序,依次将《周易》中十二消息卦的卦爻辞原文列出如下:
十一月建子,阴极阳生,本月的辟卦《复》曰:“出入无疾,朋来无咎;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利有攸往”,呼应的是十月辟卦《坤》卦辞中所说的“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主”和“西南得朋,东北丧朋”。
十二月建丑,阳气渐长,本月的辟卦《临》曰:“至于八月有凶”,暗示的是如果“有攸往”,则“至于”八月就会有凶。
一月建寅,阳气渐盛,本月的辟卦《泰》曰:“小往大来”,小人往而大人来。
二月建卯,阳气旺盛,本月的辟卦《大壮》曰:“小人用壮(戕),君子用罔”。
三月建辰,阳气更盛,本月的辟卦《夬》曰“利有攸往”。
四月建巳,阳气益盛,本月的辟卦《乾》曰:“君子……无咎”、“利见大人”;
五月建午,阳极而阴生,本月的辟卦《姤》曰:“有攸往,见凶”;
六月建未,阴气渐长,本月的辟卦《遁》曰:“勿用有攸往”,
七月建申,阴气渐盛,本月的辟卦《否》曰:“不利君子贞,大往小来”。
八月建酉,阴气旺盛,本月的辟卦《观》曰:“小人无咎,君子吝”,正与《临》卦的“至于八月有凶”呼应。
九月建戌,阴气更盛,本月的辟卦《剥》曰:“不利有攸往”。
十月建亥,阴气益盛,本月的辟卦《坤》曰:“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主”;十月阴气即将到达顶点,故君子“先迷”,阴极之后则阳气将复,故曰:“后得主”。
综观《周易》十二辟卦爻辞,正可看出作者对于阴阳的消息变化,皆是以君子与小人的往来和吉凶来表达的。
三、寅申阴阳祖
十二消息卦中,《泰》和《否》是比较特殊的两卦。
“七日来复”的阴阳往来
《泰》卦,是孟春正月的辟卦,正月建寅。
《否》卦,是孟秋七月的辟卦,七月建申。
“寅”和“申”周易和天地变化,方位上分别是在“东北”和“西南”。
巧的是,《坤》卦,就是这个“土位在申”的“坤”卦,卦辞中写道“西南得朋,东北丧朋”。西南与东北这两个方位,在《周易》中不止一次出现,有着阴阳终始的意味。正如《淮南子》所言:“阳气起于东北,尽于西南;阴气始于西南,尽于东北”。
从《周易》的卦爻辞看来,阴阳的往来,似乎是以寅和申为交点。但是,这个说法,与京房所说的“建子阳生”、“建午阴生”,不是矛盾了吗?
《参同契》中的一句话给我们提供了线索:“天地之雌雄兮,徘徊子与午。寅申阴阳祖兮,出入复更始”。这句话的意思是,雌雄阴阳既可以从子午划分,也可以按寅申划分,不论子午还是寅申,都遵循着“七日来复”的周期。而至于为什么有两种不同的划分方法,《参同契》紧接下来的一句就揭示了答案:
“循斗而招摇兮,执衡定元纪”。
也就是说,不论是雌雄在“子午”,或者是阴阳在“寅申”,这两种说法都不是较真阴阳的终始之位在何处,而是为了“定元纪”,即确定历法纪元上哪一个月为正月(元月),换句话说就是“建正”。
历史上有所谓“三正”之说,如司马迁《史记·历书》中记载:“夏正以正月,殷正以十二月,周正以十一月。”意思是说,夏代是以斗建寅之月为正月,殷是以斗建丑之月为正月,周则是以斗建子之月为正月。
实际上,这三正并没有什么不同,因为不管怎么“定元纪”,区别只是在于选择北斗指向哪一个方位作为岁首而已。
主张“周正”的历学家,认为应该以冬至建子之月为岁首。因为按照《淮南子》中的说法,北斗之神分雌雄,冬至十一月,相会在北方子位;夏至五月,相会在南方午位,所以说“天地之雌雄兮,徘徊子与午”。
主张“夏正”的历学家,认为正月应当建寅,以立春之月为岁首。立春之时,斗柄傍晚指向东北方寅位,万物得阳气而始生;立秋之时,斗柄傍晚指向西南方申位,草木感阴气而始凋;春秋代序,阴阳终始,所以说“寅申阴阳祖,出入复终始”。
对于《周易》的作者而言,这两种建正都能够接受:十二消息卦爻辞中表露的阴阳“往来”顺序,显然是以子午作为阴阳终始的起点;但是“至于八月有凶”一句,以及“西南”和“东北”这两个方位,却又透露出其使用的是正月建寅的夏历——或许,这是因为在作者眼中看来,“循斗以招摇”才是真正的关键吧?